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菊花的功效与用途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菊花的功效与用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菊花的作用和功效是什么?
菊花,又名甘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主产于安徽、浙江、河北、河南、四川等地。
【植物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4尺,全体被白色绒毛。茎分枝具棱角,表面有细纵沟。叶互生,卵状三角形,边缘通常羽状分裂,裂片边缘有粗锯齿,叶面深绿色。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边缘花为舌状花多层,白色,中央有多数管状花,黄色,气味清香。果具四棱,无毛。
【性能】苦,微寒。清散风热,平肝明目。治风热头痛、目赤,及肝阳上升引起的头晕、头痛、目赤、耳聋。
【应用】①菊花31克水煎服,或头煎内服,二煎熏洗,日二次,治急性结膜炎。
②配桑叶、连翘、蒺藜治风热头痛、目赤。
③配枸杞、地黄治肝肾阴虚视物不清。
④配石决明治肝阳上升头痛。
【用量】3~18克。
【禁忌】脾胃虚寒者忌用。
在花期的时候采收,阴干生用。菊花味道辛、甘、苦,性微寒,主要归于肝、肺两经。菊花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以及风热感冒所引发的发热、头痛。因为菊花归于肝经,所以可以治疗肝火上亢引起的目赤、昏花、眩晕、惊风以及热毒、疔疮、肿毒等病证。
菊花功效与作用?
菊花功效与作用
菊花具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其味甘、苦,微寒,入肺、肝经。根据药材产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有“亳菊”、“滁菊”、“贡菊”和“杭菊”之分。
一、功效与作用
1.疏风清热:本品辛香轻散,苦寒清泄,可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之咳嗽。如外感风热所致头痛、发热、目赤肿痛者,可配伍薄荷、连翘、桑叶等药物。
2.清肝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病证,如肝阳上亢及肝风头痛、眩晕者,可配伍石决明、白芍等药物;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致目赤肿痛者,可配伍决明子、夏枯草、桑叶等药物;肝肾不足致目暗昏花者,可配伍熟地黄、枸杞子等药物。
3.清热解毒:用于疮痈肿毒,尤宜于疔毒,可配伍金银花、生甘草等药物。
二、禁忌证
本品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本内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药剂科 主管药师 朱盛审核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菊花的功效与用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菊花的功效与用途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