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药名功效大全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药药名功效大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正在背中药,除了背药效、功效、对应症外还需要背什么?
不要死记硬背,应该每一味药去药店或者医疗单位亲自把玩品尝一下,知其型,品其味,进一步理解其药性归经和具体作用。
否则就是读死书,机械的记忆没有意义。
然后对照药性赋和中药四百味的药效药理。
如果不具备在药店或者中医馆亲自品尝把玩中药的条件,也可以每一味中药亲自购买10克,花不了几个钱,但是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研究,加深印象。
《黄帝内经》,皇帝问岐伯,医道何以长存,岐伯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医道可以长存,岐伯又曰,一个医生不懂阴阳无以为医。你光背中药,背药效,读死书,死读书,没有悟性,无以为医,全背上了不理解,还是不会用,大道至简的道理,还是没上道。
阴阳双补的中药有哪些?
常见阴阳双补中药如下:
1、八珍汤=四君子汤+四物汤+姜枣
治疗:气血两虚病症,病后虚弱。
2、八珍益母丸=八珍汤+益母草。
治疗:气血两虚月经不调等。
3、十全大补汤=八珍汤+黄芪、肉桂。
治疗:虚劳喘嗽,遗精失血。
4、泰山磐石散=八珍汤—茯苓+黄芪、川断、黄芩、砂仁、糯米。
治疗:补气养血安胎
中医认为阴阳是相辅相成共为一体,阴离不开阳,阳依附于阴;二者互为消长,阴盛则阳长,阳盛则阴虚。
阴阳双补剂由助阳和滋阴药物组成,助阳药物主要包括肉桂、附子、杜仲、鹿角胶、鹿茸、淫羊藿、菟丝子、肉苁蓉、巴戟天、蛇床子、韭菜子、仙茅、山茱萸、续断、补骨脂等,用于各病所见肾阳虚证,症见腰膝酸痛、形寒肢冷、腰膝无力、小便频数、夜尿频多、尿后余沥、水肿,及男子阳瘘、早泄,女子宫寒不孕等。
滋阴药物主要包括熟地黄、阿胶、龟甲、鳖甲、麦冬、沙参、知母、百合、女贞子、旱莲草、玉竹、石斛等,用于各病所见之阴虚证。阴虚可发生于五脏,尤以肾阴虚为主。症见形体消瘦、头晕耳鸣、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腰酸、遗精、咳嗽、咯血、口燥咽干等。
在临床上,阴阳双补中药主要用于各病阴阳两虚证,临床并见阳虚和阴虚征象。阴阳双补剂用于西医学阳痿、遗精、脑劲脉硬化、冠心病、前列腺增生症、更年期综合征、原发性高血压病、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減少症、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阴阳双补的中成药主要包括补肾强身胶囊(片)、古汉养生精、鹿角胶颗粒、生力胶囊、还精煎口服液、健步丸、血宝胶囊、还少胶囊、抗衰复春片、清宫长春胶囊、健脾益肾颗粒、龟鹿二仙膏、麒麟丸、固本强身胶囊、参茸固本片,杜仲补腰合剂、补肾康乐胶囊、补肾益脑片(丸)、参茸卫生丸、三宝胶囊等。
阴与阳对立互根,相互消长与转化,“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既阴虚,又阳虚,比如冬天怕冷,夏天又怕热,就是阴阳两虚的表现,所以在诊断、治疗和用药时要不足者补之,阴阳俱虚则温阳补阴以保持平衡协调的正常生理状态。
一、功能为阳,器质为阴,气为阳,血为阴,补益气血的药物大多有温阳补阴的功效,比如:
1、复脉汤又名炙甘草汤,方中重用炙甘草温补心气,配合人参、大枣、桂枝、生姜益气通阳,地黄、阿胶、麦冬、麻仁滋阴补血。心阳振奋,血脉充盈则脉复,全方阴阳双补以收通阳复脉,滋阴补血之效。
2、八珍汤由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组成,四君子汤补气,四物汤补血,该方是气血双补的著名方剂,如加入黄芪、肉桂,称十全大补汤,则补气补阳的作用更强。
二、通常在使用补肾阳药时,一般多配合补肾阴的药物,阴阳双补以使阳生阴长,阴阳调和。比如:
1、肾气丸中用桂枝、附子温补肾阳为主药,又用熟地、山药、山萸肉滋补肾阴,阴阳双补,但以补肾阳为主,故称其为补阳药。济生肾气丸是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增强了温阳利水消肿的作用。
2、右归饮中肉桂、附子温养肾阳,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滋补肾阴,也以补肾阳为主,主治肾阳不足、下元不固,适用于命门火衰而致的虚寒证候,甚至真寒假热证象者也可使用。由右归饮衍生的右归丸与右归饮功用相似,但补力更强。
3、桂附地黄丸是在补阴药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附子、肉桂,方中熟地、山药、山萸肉滋补肾阴,加入附子、肉桂温补肾阳,全方阴阳双补,偏于温补肾阳。
阴阳两虚除先天因素外,主要是饮食不节、久病失养以及劳烦过度导致的,所以除适当地服用阴阳双补的药物外,平时吃一些补气养血的食物,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适当锻炼增强体质都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中药方剂
八珍汤 — 气(阳)血(阳)双补
炙甘草汤 —同上
龟鹿二仙膏
中药 一鹿茸 阴阳藿
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
菟丝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巴戟天 补肾阳 益精血
蛤蚧 补肾阳 益精血
……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中药药名功效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药名功效大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