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通气散的功效中药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通气散的功效中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灯草花是中药吗?
查阅了现代的中药学方面的工具书,并无灯草花这味中药。但古籍上有关于“灯草”这味中药的相关记载,如下:
《本草易读》:以大米粉浆染过,晒干为末,入水澄之,浮者是灯心也,晒干用。以管收贮,连管烧则成炭。甘,寒,无毒。煎汤除水肿之癃闭,烧灰吹厄急之喉痹。通水气而利阴窍,降心火而治诸淋。生江南泽地,陕西亦有之。丛生,茎圆细而长直。
《本草备要》:轻,通,利水,清热甘淡而寒。降心火(心能入心),清肺热,利小肠(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清则肺热小肠亦清,而热从小便出矣),通气止血。
《本草求真》:灯草(专入心),味淡而寒,体小气微。诸书皆称能降心火。以其心治心也。心火清则肺金肃。(故书曰清肺。)心与小肠相表里,则热尽从小便而出矣。且热去而血亦宁。故能止血通淋,清上焦伏热,五淋之圣药也。(五淋有气血膏劳石之分。)烧可治喉痹。(一方,灯心灰二钱,蓬砂末一钱吹。一方,灯心箬叶烧灰吹。一方,灯心草红花,烧灰酒服。)及以灰涂乳上,则儿饲不夜啼。缚把擦癣,则虫从草出,浮水可见,且能断根矣。气虚小便不禁者,忌服。
《本草撮要》:味甘寒。入足少阴经。功专降心火,泻肺热。得辰砂治小儿夜啼,得红花治喉风喉痹,扎成把擦癣良,烧灰止血。小便不禁及中寒者忌。
从以上典籍中可以看出,虽然未明确指出灯草这味中药的具体来源,但其药性与功效基本一致,均味甘性寒,降心火以利小肠,清肺热。基于性味与功效主治以及个别典籍中的用药部位,我们推测灯草可能与现代工具书中灯心草为同一品种,《中国药典》(2005版)中灯芯草项下相关记载如下:
本品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Juncus effuses L. 的干燥茎髓。夏末至秋季割取茎,晒干,取出茎髓,理直,扎成小把。
【炮制】灯心草除去杂质,剪段。
灯心炭取净灯心草,照煅炭法(通则0213)制炭。本品呈细圆柱形的段。表面黑色。体轻,质松脆,易碎。气微,味微涩。
【性味与归经】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经。
灯草花也叫灯芯草,是一味很不错的中药。常为药膳所用。
灯草花,味淡,性平,归心,小肠经。
能够清心降火,利尿通淋,止血,通气散肿。主治热性病,比如发烧或心火,囗渴,小便不利,尿路感染之淋浊病,小便困难,尿时涩痛等症状。
一:心肾不交之心火过盛,肾阴不足而引起的兴奋型神经官能症而失眠,可以用灯心草15克在睡前用水煎服,可以加10克淡竹叶,可以增加疗效。
二:小儿夜啼,很烦神,引起小儿夜啼的原因很多。可以用灯心草15克,用适当的水煎,分上下午两次服用,一般两天左右就可以缓解。
三:囗疮,如果发生口疮,可以把灯心草研成细末,涂抹于患处,对治疗口疮还有疗效。
灯草花药效不是很强,为了增加药效常与其它中药搭配使用。按照人的体质,可以搭配绿豆,赤小豆,无花果,苦瓜,淮山药。等等。
也可以与鸭肉,鹧鸪肉等凉性食物中煲汤效果很不错。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通气散的功效中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通气散的功效中药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