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脉象代表脏腑的什么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脉象代表脏腑的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脉搏和经络是一回事儿吗?
不是一回事,脉博是血管,指的是动脉,根据脉博的动态,脉像,来断定人的身体状况及病变,经络是六经十二阴阳与五脏六腑的联系,学针灸毕须知道经络的走向,中医认为不论人体那个地方发生病变,都与五脏有关,素有万病皆从五脏生之说。
脉博是经络中的十二正经中的,内脏阴经,即心、肝、脾、肾、肺的主经,在胃气的帮助下,输送到寸口。正常人的一呼脉动两下,一吸脉动两下。
脉博是属于经络的一部分,经络范围更大。
经络与脉搏当然不是一回事。但是,部分经络与血管的位置是重合的。
经络是人体中气的通路。而血管则是人体中血液的通路。
经络并不是特定的器官组织,而是人体中器官组织间的间隙和空间。
通过吐纳功夫,人们可以打通任督二脉,感受到气体在身体中的流动路线,从而感知经络的存在。
更加详细的解释请关注我头条号中<科学中医>系列视频。
脉搏和经络不是一回事,不能相并而谈。脉博是血流从心脏进入动脉造成的压力波,使动脉扩张和回复而产生博动而产生的脉象。中医一般会根据脉博的速率、节律、强度、位置和形态来切诊病情。切诊又分切脉和按诊。切脉位置在左右手寸、关、尺六部脉,通过切诊六部脉可以诊断五脏六腑的病变,只有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根据不同部位的脉象,再结合资料,会作出恰当的诊断。左手:寸代表心、小肠;关:代表脏腑是肝、胆;尺:代表脏腑是肾、膀胱;而右手:寸代表脏腑是肺、大肠;关:代表脏腑是脾、胃;尺:代表脏腑是肾、命门。脉象种类繁多,但可用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六种脉象来诊断病情。这可是很复杂的过程,这里就不详说了。
经络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五络脉。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气血通过经络运行全身和营养各组织器官,同时经络外和皮肤相联,内与脏腑相接连系全身各部位。肢体能够活动平衡,经络起着重要作用。有很多人不相信经络的存在,所谓的经络其实就是西医里的神经系统。中医过去用针炙疗法,发现了人体经络,以前因各种原因历史条件,未能一一阐明,造成很多人对经络持怀疑态度。
中医把脉,可以了解身体的哪些信息呢?
现在的中医先生把脉只是走过场,如果不问患者根本就不知道患者有什么病,这和西医先生一个样,以前的中医先生把脉和看舌苔就知道患者有什么病了,现在中医方面很多给患者治病的方法都失传了,一个是把脉一个是看舌苔和中药本生的价质、中药有自然生长和人工培育的,在治病过程中就有很的差异。希望中医能得到历史的传承。
什么都了解不了!摸脉本来就是骗人的把戏,骗了国人几千年。不信?找出几个所谓最厉害的中医大师来,电视直播,我找一些病人来让他们摸脉,大师们蒙住眼,病人不能出声,我就不信他们能诊断出爱滋病!
中医把脉是“四诊”之一,是最普通的一种方法,中医称之谓下功,最厉害的是望诊,但是单独的哪一种诊断方法都不全面,不能全面的说明身体中的问题,过于迷信一种方法,会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讲究“四诊”加辩证,“四诊”缺一不可,如果单纯的脉诊,也能看出一些问题来,但是还是整体结合比较准确。
从左右手的脉搏变化,通过脉搏的浮、沉、细、数、洪大、结代等等,可以看出五脏六腑的情况,脏腑的寒热虚实都能从脉搏上表现出来,并且能够判断上、中、下三焦的情况,最明显的应该是气血运行的状况,气血的不足和盛衰,都表现得很清楚。
气血不足的脉搏多沉细,脏腑有热的脉搏多洪数,内里有寒的多迟紧,内有瘀阻的多结代等,如果“四诊”结合起来,还可以诊断妇女怀孕。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脉象代表脏腑的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脉象代表脏腑的什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