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细辛外用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细辛外用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轻粉功效与作用?
轻粉功效与作用
轻粉外用为杀虫、攻毒、敛疮;内服为祛痰消积、逐水通便。
轻粉为氯化亚汞(Hg2Cl2),其性状为白色有光泽的鱗片状或雪花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遇光颜色缓缓变暗。气微。本品含氯化亚汞(Hg2Cl2)不得少于99.0%。其味辛、性寒,有大毒,归大肠、小肠经。
一、功效与作用
1.外用杀虫,攻毒,敛疮;可用于疮疡溃烂,梅毒下疳,疥癣瘙痒,痤疮及酒渣鼻等。如疮疡久溃不敛者,可配伍当归、血竭、紫草、白蜡等制成膏药外用;臁疮者,可配伍雄黄、大风子、煅石膏外用;皮肤疮疡浸淫糜烂者,可配伍青黛、黄柏、蛤粉等同用;梅毒者,可配伍大风子肉等分为末外用;下疳腐烂疼痛者,可配伍青黛、珍珠研末外用;疥疮者,可配伍狼毒、细辛、水银同用;干湿癣痒者,可配伍风化石灰、铅丹、硫黄研末,生油调涂患处;痤疮、酒渣鼻者,可单品或配伍大黄、硫黄研末调涂患处。
2.内服祛痰消积,逐水通便:用于水肿实证及二便不利者,可配伍大戟、芫花、牵牛子等药物。
二、给药说明
1.外用适量,研末掺敷患处。
2.内服每次0.1~0.2g,一日1~2次,多入丸剂或装胶囊服,服后漱口。一日不可超过2次。
三、使用注意
荜拔有什么功效?
荜拔又叫荜茇,是一味温里散寒的中药。性味辛热,归胃、大肠经,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胃虚寒之证。
因本品辛散温通,能温中散寒止痛,降胃气,止呕呃。临床常用于中焦胃脘冷痛、泄泻、呕吐、呕呃等,常与附子、干姜、白术、厚朴、豆蔻等温里散寒、健脾行气之药同用。 另外,单用本品研末,适量填塞于龋齿孔中,可以治疗龋齿疼痛。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为头痛、鼻渊、牙痛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经散浮热也。” 2、《本草便读》:“大辛大热,味类胡椒,入胃与大肠,阳明药也。温中散寒,破滞气,看开郁结,下气除痰,又能散上焦之浮热,凡一切牙痛、头风、吞酸等症,属于阳明湿火者,皆可用此以治之。”
如果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望您能点赞给予支持,谢谢!
荜拔,是胡椒科植物荜拔的未成熟的果穗,形状像老鼠的尾巴,所以又叫鼠尾。
荜拔如同干姜、肉桂,性质辛、热,入脾胃、大肠经。它的主要功效是温中散寒、祛寒止痛。
荜拔能治肠胃虚寒所致的腹痛、腹泻。可单用,也可配干姜、诃子一起用。
荜拔能治外寒内火的牙痛,可单用,也可与胡椒同用。
荜拔还能做调味品,和丁香、花椒、草果、肉桂等放在一起做鹵料,可去膻增香,温肠暖胃。
荜茇不是荜拔,拔字有误。荜茇为温里类香料型中药。为胡椒科藤木植物荜茇的未成熟的果穗,又叫胡椒花。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属热带植物。秋季果穗由绿变黑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用时捣碎。性味:辛,热。归胃、大肠经。功能:温中下气、散寒止痛。《本草纲目》评价:"荜茇,为头痛、鼻渊、牙痛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经散浮热也。″传统医药多用于以下疾患: 1、呕吐、呃逆常与生姜、肉桂、厚朴、胡椒、柿蒂、高良姜等同用。 2、腹痛飧泄气痢常与广木香、厚朴、白朮、肉至蔻、干姜、诃子等同用。 3、脘腹冷痛常与良姜、干姜、肉桂、胡椒、人参同用。 4、痛经常与蒲黄同用。 5、火郁于内的牙痛以及牙痛所致的偏头痛可用本品研末涂搽牙痛处;也可荜茇粉末塞入龋齿孔中,止痛效果显著。 6、鼻渊,鼻塞常流涕可与香附、大蒜细末做成饼,以纱衬炙热贴囟门。常用量2一6克。外用研末适量。凡实热邪火,阴虚火旺者忌用。 主含挥发油、胡椒碱、棕榈酸、四氢胡椒酸、酰胺、芝麻素等。有抑菌作用。欲知更多相关知识,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未经允许不得抄袭。
荜茇
【功能与主治】 温中止痛。常用于: ①胃寒呕吐,呃逆 及腹痛、泄泻等; ②龋齿疼痛。
【用法与用量】 内服: 入煎剂2~5g。外用:适量研粉 涂敷。
【新用途】
一、内科
1. 冠心病心绞痛: 荜茇 细辛 檀香 冰片 良姜 玄胡,剂量比例为3:0.5:0.3:1.5:1,提取挥发油制成气雾 剂。心绞痛发作时即可吸入。每次发作吸气雾2~5次。
2. 三叉神经痛: 颅痛宁注射液 (荜茇 川芎组成)2ml, 每日2次。肌注或穴注。
二、五官科
鼓膜炎: 荜茇 白芷 细辛 花椒 高良姜 冰片各 3g,60%乙醇30ml。将上药研细置酒精中浸泡1~2日,过 滤,取滤液备用。用药前常规消毒外耳道,取药液滴耳,每 日3次,每次1~3滴。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细辛外用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细辛外用的功效与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