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带肾字的药名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带肾字的药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沙坦类降压药是保护肾脏还是损害肾脏?
段医生答疑在线🔑沙坦类降压药对肾的影响🔑
在所有的降压药中,沙坦类可以用于轻中度肾损伤患者,就是因为它除了降压外,还能保护肾脏。
沙坦类降压药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沙坦类降压药能够扩张肾小球动脉降低肾脏血管的阻力,增加肾脏血流,从而预防微量白蛋白尿进展为大量蛋白尿,延缓肾脏病变进展。
因此,沙坦类降压药尤其适用于合并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脏病、 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 。
但是,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沙坦类降压药。
沙坦类降压药在扩张肾小球小动脉时,扩张出球小动脉>扩张入球小动脉,也就是进得少,出的多,导致肾小球滤过压下降,肾功能减退,血肌酐和血钾水平升高。
因此,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单侧肾动脉狭窄、慢性肾脏病4期或5期患者在使用沙坦类降压药时应剂量减半并严密监测血钾、血肌酐。
段医生特别提醒:
(1)沙坦类降压药具有降压效果好、作用时间长(一天用药一次)、副作用少等优点,还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而且对血糖、血脂没有影响。
(2)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或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首选降压药。
(3)不能忍受“普利类”(卡托普利)干咳副作用的患者可以改用沙坦类。
(4)沙坦类降压药的副作用之一是——高血钾,所以与保钾利尿剂(氨苯蝶啶、螺内酯、阿米洛利等)合用时要慎重。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感谢您的邀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吴一波来回答您的问题。
简单来说,沙坦类降压药具有持久的降低血压效用,还可以保护心、脑、肾和大血管等靶器官,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泛,所以它肯定是保护肾脏的。
现今社会,高血压病可以说是危害人类健康状况的一大毒瘤,高血压患者数量的增加有如雨后春笋,但是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却依旧是医学界的重点关注对象。沙坦类降压药的出现,可以说是沉浸在过去降压药的靶器官慢性损伤副作用中的患者们的福音,它不仅具有持久的降低血压效用,还可以保护心、脑、肾和大血管等靶器官,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要说沙坦类药物是保护肾脏还是损害肾脏,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它可以保护肾脏。相对于过去对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患者很难避免高血压并发的左心室肥大、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病症,然而沙坦类抗高血压药却打开了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新大门。
沙坦类药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它的降血压机制是作为血管紧张素Ⅱ的多肽类似物,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选择性结合,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抑制其引起血管收缩升高血压的功能。
血管紧张素Ⅱ在维持机体正常血压和水电解质平衡调节的RAS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中起重要作用,而沙坦类药物作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既抑制了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血管收缩作用,也可以通过对肾小管重吸收和醛固酮分泌释放产生抑制作用,继而影响机体内水钠重吸收。
同时,它可以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对外周血管的刺激从而抑制交感神经的活性,通过压力感受器负向调控RAS系统,并增强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而且由于大量血管紧张素Ⅱ堆积引起的其他血管紧张素含量增高,从而继发扩张血管。
此外,更重要的是,沙坦类药物还可以通过逆转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血管重构,使心脏、肾等靶器官得到保护,防止心肌细胞肥大增生和肾脏的损害。
降压作用: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血管紧张素升血压作用。
逆转左心室心肌肥厚作用: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心肌上的受体结合,拮抗其促进心肌细胞生长作用。
理论上讲任何药物都具有损害肝肾功能的潜在危险。但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药总体安全性是非常好的。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一线降压药(优先选用)有:沙坦类(比如代文)、地平类(比如络活喜)、普利类(比如洛丁新)、利尿剂(比如氢氯噻嗪)。
通俗说的“伤肾”其实的意思是指损害性功能,这也是许多男性所担忧的。
男性器质性性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血压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所以高血压才是影响肾功能的罪魁祸首。控制血压本身就是治疗动脉硬化、改善男性性功能的主要手段。
选择降压药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一般不会对肝肾功能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目前临床上可供选择的降压药物也越来越多样化,因为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用药控制,因此,我们一般推荐患者选择长效的降压药,来提高用药的依从性,而沙坦类药物就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长效降压药物之一,所有的沙坦类药物,不管是缬沙坦,厄贝沙坦,还是氯沙坦,替米沙坦等药物,都是可以每天服用1次即可在24小时内平稳起效的药物,是一种很好的降压药物。
沙坦类降压药的优势还在于,在联合用药中,沙坦类药物也有重要的地位,沙坦类药物与多种药物可以联合应用,起到协同降压的作用,除了作用机理类似的普利类药物,大多数的降压药都可以与沙坦类药物协同使用,比如沙坦+地平,沙坦+氢氯噻嗪等,都是联合用药控制血压的好组合。
沙坦类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其降压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抑制血管的收缩,减少血液流动的阻力,从而达到降低高血压的目的。沙坦类药物这种抑制血管收缩的功效,不单是对于心脏输出的动脉有效,对于静脉也同样有效,对于肾脏内的血管同样也是有效的,因此,沙坦类药物除了能够降血压以外,对于肾脏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服用沙坦类药物降血压,对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除了没有风险以外,还有助于减少蛋白尿,保护肾脏。
因此,对于存在蛋白尿情况的高血压患者,对于糖尿病患者,对于轻度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朋友,沙坦类药物都是很好的选择。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高尿酸症状或痛风情况的高血压患者,大家知道,高尿酸通常也是由于肾脏对于尿酸的代谢不良所造成的,因此,对于合并高尿酸的高血压患者,沙坦类药物也是可以选择的降压药之一。所有的沙坦类药物对于人体的尿酸水平都没有不良影响,而“氯沙坦”这个药物,还具有一定的降尿酸作用,因此,对于有尿酸高问题的高血压患者,选择药物时,不妨试试氯沙坦这个药物。
最后提示风险,沙坦类药物通常副作用较少,但服用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服用沙坦类药物期间,应注意监测血钾,沙坦类药物可能会引起高钾血症的问题;除了高钾血症,沙坦类药物还可能引起神经性血管水肿,但发生率一般较低;
2. 服用沙坦类药物初期,如果高血压控制效果不好,不要急于加大剂量,服用4~6周后,沙坦类药物才会达到最大降压效果;
3. 虽然沙坦类不伤肾,但有双侧肾动脉狭窄,重度肾功能不全等情况的高血压患者,禁用沙坦类药物。
4. 如果服用噻嗪类利尿剂控制血压,需要联用沙坦类药物,应先停服利尿剂,纠正血容量后,在合用药物,否则容易出现降压过度,产生低血压的风险。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带肾字的药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带肾字的药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